最近有一個消息還蠻震撼我的,不是拜登的基建計畫通過或誰又送疫苗(當然這兩件事都很重要),而是我兒子很喜歡的歌手李芷婷居然說他不當歌手,跑去當電競直播主!
看到新聞,我在電腦前一愣,因為前幾天才跟兒子一起回聽了李芷婷在比賽時的經典好曲《一直走》,也還在聽《你聽聽就好》和翻唱盧廣仲的《刻在我心底的名字》,特別是《一直走》這首歌,讓李芷婷躍升為我新中台灣最適合唱迪士尼卡通的人選,兒子也是愛得要命,還因此努力練鼓,希望有天能幫芷婷姊姊打鼓(兒子的夢想)XD
沒想到這位小女生居然不唱了,跑去當電競直播主!看了一下新聞內容,其實也很心疼她,畢竟年紀小要承擔夢想與現實的壓力,也是很不容易,特別是演藝圈如此競爭,現在甚至不少人開youtube唱,競爭對手來自四面八方,在這個時代,創作者真的很難為,讓自己稍作休息,能夠先放開一切,也是一個好作法。
反正年輕就是本錢,之後調整好再回來逐夢也未嘗不可。
不過這也引起我對電競產業的興趣,最近因為WFH要視訊開會或錄節目,上網找綠幕,才發現原來網路上有賣電競直播主的綠幕,直接一塊綁在椅子上,畫面真是超可愛的,從市場需求也看得出產業的熱絡,更不用說,其實一些網路知名的KOL都是從遊戲產業出身的,像是M觀點、Skimmy、呱吉等…
想要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,容易嗎?身為門外漢,之前常覺得這就是打電動嘛,好像不是一個正常職業,但多年前在電視台時,去採訪獲得世界冠軍的台灣之光電競團隊,才明白原來玩遊戲可以變得如此專業,是一份扎扎實實的工作,而電競選手就跟體育選手一樣,光鮮亮麗的表現背後是不斷的孤獨訓練。
在科技領航家節目中,長期資助台灣電競學習發展的Snapask 行銷經理 Monic和曾是英雄聯盟LOL遊戲賽事退役電競選手,現在是東泰高中電競隊教練Dee跟我分享,要做一名電競選手真的很不容易,不是你喜歡打遊戲就能當,還得有資質和能耐,我問他,那是什麼?
他說,先問問自己能不能一天在電腦前坐著練習12~14個小時!哇~興趣當飯吃,真的不一樣,第一關就是你能不能忍受如此長的練習時間,而當一整天都必須打遊戲時,你還能真的如此熱愛打電動嗎?
Dee笑著說,第一關就會刷掉很多人了,不少懷抱夢想的學生會發現,原來現實跟自己想像的差很大。第二關,你得忍受「重複」!就跟運動員一樣,訓練其實是乏善可陳的單調,但卻非常重要,這些基本的健身、體能訓練,應用在電競選手的練習也是類似,而且因為是團體作戰,還必須集中培訓,幾乎是沒有假日可言。
這樣的操法,為得就是能換得團隊的青睞,讓自己有機會能加入團隊(類似運動員加入球隊),那就可以拿到固定薪水,不過你也得對團隊得獎有所貢獻(真的超像運動選手啦,可以想像成籃球或棒球選手的職涯方式)。
不過光想著一天要看電腦這麼長的時間,也不難發現,電競選手的視力真的蠻容易受影響,也因此這個職業的生命週期很短,大概在25歲前就會退休,後續職涯規劃變得很重要,例如可轉當教練。
這一集專訪,我完全市以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心態,充滿好奇的東問西問,也慢慢拼湊出這個產業的模樣,如果你家的小朋友很愛打電動,也希望未來能靠電動當飯吃,走上電競選手一途,快把這篇文章和專訪音頻給他看看聽聽,這樣的未來是不是他要的呢?
更多內容歡迎收聽這集訪問:https://user72908.psee.io/3easac